4、創新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截至6月末,機械工業掛牌運行和批準建設的創新平臺達到260家,其中工程研究中心130家,重點實驗室121家,創新中心9家,基本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及高校為支撐、輻射面較廣、研究實力較為雄厚、功能比較完備的行業科技創新體系。創新體系建設有力地支撐了創新發展,大國重器研制亮點頻現。額定起重力矩20000噸米的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機下線,將用于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橋——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項目建設。成功研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首臺12000米特深井自動化鉆機,為挑戰深地極限、開發超深層油氣資源提供了堅實的裝備保障。成功研制世界首臺容量最大戶外智能型50000kVa/110kV有載干式變壓器,相較于油浸式變壓器更加清潔,滿足了水源地區項目的環保要求。成功研制世界首臺套3000噸級OMB多噴嘴對置式粉煤加壓氣化爐,實現煤化工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的歷史性突破。
5、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
聚焦短板,瞄準產業鏈的卡點、斷點,機械工業加大研發力度,基礎能力提升、固鏈穩鏈取得新進展。安裝在廣州抽水蓄能電站7號機組的我國首套300兆瓦抽蓄機組“芯片級”自主可控勵磁系統和調速器系統穩定運行,有力增強我國抽水蓄能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和安全性。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功率20MW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成功下線,標志著我國大功率海上風電發電機自主研制能力又上新臺階。成功研制的全球首套氨氫融合復合動力燃料供給系統在一汽解放液氨直噴零碳內燃機成功點火,標志我國在商用車氨氫融合內燃機研發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國內首臺150兆瓦級大型沖擊式水輪機轉輪成功下線,標志著我國沖擊式水輪機核心部件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
二、行業運行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高速增長的指標提振了行業信心,但客觀看,上年對比基數過低是形成二季度機械工業主要指標較高的一個原因。從兩年平均增速看,上半年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增速分別為7.4%和2.8%,距離兩年上半年上述指標兩位數的同比增速有明顯差距;從絕對值看,上半年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的月均完成額低于去年全年的月均水平。當前機械工業運行依然面臨著來自內外部的多重風險與挑戰,行業平穩運行壓力猶存。
(一)國內市場復蘇不及預期
上半年我國經濟恢復呈現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行的特點,國內需求恢復不及預期,機械產品市場不旺。自4月份起,制造業PMI新訂單指數已連續四個月位于臨界值之下。機械企業在手訂單不足、短單居多。近期專項調查顯示,60%的企業反饋存在訂單不足的問題,比例比一季度末提高6個百分點;34%的企業在手訂單僅滿足近一個月的生產,48%的企業滿足今年三季度生產,部分已簽訂的項目延期執行。市場全面有效恢復或將需要一定修復期。
(二)保持外貿增長的壓力加大
受全球供應鏈修復形成貿易擠壓,以及發達經濟體復蘇放緩等多重因素影響,外需市場下行壓力逐步顯現。近三個月,機械工業外貿出口金額環比持續下降。6月份,機械工業14個分行業中有13個分行出口環比下降,前期表現良好的汽車行業出口金額環比下降12.3%,重型礦山、機械基礎件、機器人與智能制造行業出口金額環比也表現出兩位數的下降;特別是機械工業當月出口金額出現了今年以來的首次同比下降。從貿易伙伴看,6月份機械工業對美國、俄羅斯、德國三大貿易伙伴出口環比均下降,降幅分別為11.8%、2.7%和5.3%。同時受美聯儲加息影響,新興市場及發展中國家外匯儲備短缺,導致用戶付匯困難,來自非洲、南美等國家的新簽訂單下降。近期專項調查顯示,55%的企業在手海外訂單僅滿足近一個月的生產,30%的企業滿足今年三季度的生產;預計全年出口額同比下降的企業由一季度末的22%升至28%。
(三)賬款回收難的問題依然困擾著全行業
截至6月末,機械工業應收賬款總額為7.7萬億元,同比增長19.7%,高于同期全國工業應收賬款增速9個百分點,占全國工業應收賬款總額的比重超過1/3;機械工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96天,高于上年同期7.3天,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平均水平(63.2天)32.8天。專項調查結果顯示,上半年56%的企業應收賬款增長、24%的企業持平;48%的企業反饋應收賬款中逾期的金額同比增長。
(四)部分行業下行壓力較大
高增速之下,機械工業內部分行業之間運行分化明顯,部分行業面臨較大下行壓力。農機行業上年末排放標準切換、相關產品出清。今年年初經歷了短暫的補庫存周期后,生產明顯放緩。上半年10種重點監測產品有7種產量下降,行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0.7%、利潤總額下降12%。軸承、緊固件、工業鏈條等量大面廣的基礎件產品主要為燃油車配套,隨著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傳統燃油車占比下滑。上半年傳統燃油車占汽車總產量的71.4%,較上年同期下降6.6個百分點,原有產業鏈上的配套企業承壓。上半年機械基礎件行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所屬的通用設備制造業6月當月增加值由正轉負,同比下降0.2%,下半年降幅或將繼續擴大。
三、機械工業全年運行走勢預判
在需求市場總體恢復向好與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下,上半年機械工業穩定運行,為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奠定良好基礎。展望下半年,利好于機械工業運行與發展的因素在陸續釋放。首先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增強,近期密集出臺了一批促進消費、穩定投資、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將有效改善發展環境、增強市場信心、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對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發揮積極帶動作用。其次,隨著“十四五”規劃中的重大項目、重點工程等進一步開工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房地產建設走出谷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提速,需求市場有望加快恢復。
但是應該看到,下半年機械工業實現平穩運行壓力依然存在。一方面世界經濟衰退風險上升、通脹預期延續,地緣政治沖突升級威脅著全球貿易復蘇,發達經濟體對供應鏈多元化訴求提升、大國間在關鍵領域的博弈加劇。另一方面國內市場三重壓力雖得到緩解,但依然面臨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不振、經濟轉型新的阻力等多重考驗。
綜合分析,下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將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隨著對比基數的抬高,主要指標增速逐步放緩,全年工業增加值、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指標增速在5%左右,外貿進出口基本穩定。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經濟面臨新的困難挑戰。機械工業全行業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提振信心、努力作為,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新精神新面貌,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圓滿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實現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