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支撐新興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引領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準加快形成。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類科技計劃項目形成標準成果的比例達到60%以上,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的聯動更加高效。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2000項以上,培育先進團體標準300項以上,以標準指導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更加有力。開展標準宣貫和實施推廣的企業10000家以上,以標準服務企業轉型升級的成效更加凸顯。參與制定國際標準300項以上,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超過90%,支撐和引領新產業國際化發展。
到2030年,滿足新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標準體系持續完善、標準化工作體系更加健全。新產業標準的技術水平和國際化程度持續提升,以標準引領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效能更加顯著。
到2035年,滿足新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標準供給更加充分,企業主體、政府引導、開放融合的新產業標準化工作體系全面形成。新產業標準化發展基礎更加鞏固,以標準引領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效能全面顯現,為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重點任務
(一)完善高效協同的新產業標準化工作體系
1.協同推進新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實施。聚焦新型工業化、制造強國、網絡強國等發展戰略,開展新產業標準需求分析和研究,強化標準對產業發展戰略實施的技術支撐。圍繞落實國家、行業和重點領域規劃,加快關鍵和急需標準研制與實施,有力支撐規劃分步驟分階段實施。堅持標準與產業政策同研究、同部署、同實施,鼓勵在產業政策中引用先進適用的標準,助力產業政策落實落細。
2.協同推進新產業各類型標準研制。緊跟新產業發展趨勢,強化國際標準、強制性國家標準、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系統性和協調性。鼓勵我國企事業單位聯合國內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制定國際標準。聚焦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生態環境安全、滿足經濟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等重點領域,開展強制性國家標準研制。圍繞滿足基礎通用、與強制性國家標準配套、對各有關行業起引領作用等需要的技術要求,開展推薦性國家標準研制。加強關鍵技術、先進工藝、試驗方法、重要產品和典型應用等行業標準研制。鼓勵社會團體快速響應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自主制定和發布團體標準,實施先進團體標準應用示范。
3.協同推進新產業標準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覆蓋新產業標準研究、制定、宣貫、實施、復審、修訂、廢止等全過程的追溯、監督和糾錯機制,實現標準制定與實施信息反饋的閉環管理。鼓勵行業協會、標準化技術組織、標準化專業機構等開展新產業標準的宣貫和培訓,引導企業在研發、生產、管理等環節對標達標,促進新產業標準的應用推廣。動態跟蹤評估新產業標準的實施效果,及時開展標準復審,確保標準滿足新產業發展需求。
4.協同推進新產業技術基礎標準化建設。加強新產業標準中關鍵技術指標的試驗驗證,提升標準的先進性和適用性。研制一批新產業重點領域計量技術規范,提升計量的精準性和科學性。加快重點領域可靠性與質量提升標準研制,提升產品質量水平和品牌影響力。加強新產業重點領域技術基礎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新產業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試驗驗證、產業信息、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等一體化服務能力。
5.協同推進新產業標準化技術組織建設與管理。緊扣新產業發展需求,優化完善現有標準化技術組織體系,結合實際適時組建新興領域的標準化技術組織。建立健全產業鏈上下游、產業生態體系各環節標準化技術組織的協作機制,共同推進重點標準的研制與實施。定期組織開展標準化技術組織考核評估,持續提升標準化技術組織的工作能力和成效。
6.協同推進大中小企業標準化融通發展。依托行業協會、標準化技術組織、標準化專業機構等,面向企業開展標準專題培訓和診斷服務,指導企業提升標準化能力,鼓勵企業制定技術指標優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強化“一流企業做標準”理念,發揮好龍頭企業在產業生態體系構建和供應鏈主導地位的優勢作用,加強與關鍵配套環節中小企業的技術協作,聯合開展標準研制,形成全產業鏈協同推進、上下游協調配套的工作格局。鼓勵優質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研制。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研制團體標準,參與先進團體標準應用示范。
(二)強化標準支撐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能力
1.提升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聯動水平。建立標準研制與產業科技創新的協同機制,推動將標準化工作基礎、能力和水平作為關鍵共性技術和應用類科技計劃項目的設置依據。加大對標準化工作的支持力度,適度超前開展關鍵技術領域重點標準研究和驗證。推動將標準化成果作為重大項目的主要產出指標,納入科技計劃績效評價體系,提高科技計劃項目成果的產業化水平。結合新產業發展實際,適時建立技術成熟度評估標準體系,鼓勵標準化專業機構依據標準開展新產業技術成熟度評估。
2.提升先進適用科技創新成果向標準轉化水平。緊密跟蹤研究全球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在標準中精準確定核心技術指標和實現方法,有效支撐前瞻性基礎技術、先導性通用技術、引領性原創技術的攻關和應用。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的評價機制與服務體系,加強對重點領域科技計劃項目成果的先進性、適用性和擴散性評估,建設可轉化為標準的科技創新成果庫。支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專業機構與標準化專業機構加強協同,加快將行業急需、先進適用的關鍵共性技術、先進生產工藝、通用試驗方法等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
3.提升標準制定質量水平。加強新產業標準中關鍵技術指標、先進制造工藝、通用試驗方法等試驗驗證,確保標準技術內容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強化新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導全產業鏈相關方協同推進標準研制,確保上下游標準的有效銜接。加強新產業標準實施效果跟蹤評估,建立重點領域標準化效益評價機制,鼓勵標準化專業機構等開展標準化效益評價試點。加強新產業標準的復審工作,加快老舊落后標準修訂,持續提升標準的質量水平。
4.提升標準制定效率水平。推動將新產業科技創新成果高效轉化為標準,縮短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方法標準的研制周期。加強新產業標準預研工作,提升標準研制的可行性。加大新產業標準統籌協調力度,加強跨行業、跨領域標準化技術組織的協作,提高標準研制速度。指導行業協會、標準化專業機構等加強標準化基礎理論、工作方法和支撐能力建設,提高標準關鍵環節和主要內容的審查效率。發展機器可讀標準,促進標準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