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kc8ie"><acronym id="kc8ie"></acronym></strike>
  • <li id="kc8ie"></li>
  • <li id="kc8ie"></li>
    <center id="kc8ie"></center>

    協會官方微信

    首頁  >>  新聞資訊  >>  市場信息  >>  正文

    打好創新牌、闖出新市場——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企業觀

    發布時間:2023-5-17     來源:新華社    編輯:徐妍妍    審核:衡格格、張經緯

    一季度工業經濟相關指標中,這些數據引人關注: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5.2%,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22.5%、53.2%,綠色低碳產品產量較快增長……

    作為工業經濟的重要驅動力,高技術制造業穩健發展,拓展了工業增長的空間,增強了抵御風險的信心。連日來,記者赴多地調研,感受一線企業堅定創新的奮進姿態和工業經濟不斷積蓄的動能。

    打造創新矩陣,不單靠“一招鮮”

    近日,由聯影醫療牽頭的“光子計數能譜CT研發”和“磁共振引導的放療直線加速器系統研發及臨床驗證”重點專項正式啟動。從高性能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生命科學儀器到介入治療設備,聯影醫療不斷擴展產品布局、延伸產業鏈。

    “高端醫療裝備是技術、人才、資本密集的行業,僅靠單一產品,很難與‘百年老店’競爭。”聯影醫療首席財務官、董事會秘書蔡濤告訴記者,企業努力打造集技術、產品、服務等為一體的創新矩陣,“鏈條布局足夠遠,市場才能扎得深”。

    高技術制造業技術迭代快、產業變化多。一季度,我國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明顯,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0.7%、19.9%。資本的流向既體現升級的趨勢,也折射競爭的激烈。

    調研期間,不少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招鮮”固然可以闖出“一片天”,但更要緊的是形成創新矩陣、整合上下游,通過協同發展應對多變的外部環境和產業鏈供應鏈升級等挑戰。

    在企業內部,立足新技術拓展多條線產品應用;在上下游之間,打造平臺集成供應鏈創新;在產業集群,通過合作降低“試錯”成本……技術上做精、應用上走寬,是當下很多企業的共同選擇。

    “企業在堅定創新的同時,更加注重對風險的把控和效率的考量。”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創新勁頭更大、步伐更穩,不斷培育產業“根”的力量,“長”出贏得未來的企業。

    深挖需求,奮力開拓新市場

    推出新能源電芯貼膠、柔板抓取、復合機器人等新應用,分享協作機器人在半導體行業的解決方案……近日在上海舉辦的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上,節卡機器人展位吸引業內關注。

    節卡機器人副總裁楊卓告訴記者,當前,各行各業降本增效需求迫切,協作機器人產業空間廣闊。為提升訂單快速交付能力,節卡在常州的第二個工廠也在計劃籌建中。“我們正加緊拓展半導體、通用工業等應用場景,為更多行業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抓住產業數字升級的市場機遇。”

    市場永遠是變化的環境,企業要在變化中找機會。聚焦工業降本增效,擴展智能裝備應用場景;瞄準綠色生產需求,推出能源大數據解決方案;抓住新能源汽車賽道,做深智能充電產業鏈……挖需求、拓市場,一線企業有新作為。

    半天時間,就和五六家跨國車企與零部件商見面、洽談——上海車展上,“忙碌”是汽車基礎軟件、操作系統公司東軟睿馳總經理曹斌最深刻的感受。

    上海車展期間,東軟睿馳和全球汽車零配件商采埃孚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在域控制器、高算力平臺等項目進行深度合作,共同實現軟件的全面開發。“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車企重視與本土科技公司合作。我們要抓住技術變革窗口,將新應用導入市場,助力汽車產業智能化升級。”曹斌說。

    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面對多重壓力,高技術制造業深挖需求潛力、開拓市場空間,展示出發展韌性,這對提振市場信心、推動工業平穩增長意義重大。但也要看到,外需增長仍有不確定性,國內市場需求制約依舊存在,要為企業搭建更多供需對接平臺、加快數字化賦能,促進新動能持續壯大。

    政策加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浙江提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4個萬億級先進產業群;陜西確認實施643個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先進制造業項目年度投資占比達20.6%;在貴州,航天智能制造基礎件產業集群建設順利推進……多地正通過布局重大項目,推動高技術產業加快發展。

    工信部總工程師趙志國說,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助企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的舉措,持續加強政策供給。

    優化產融生態。“我們在全國51個試點城市開展產融合作創新實踐,與21家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重點支持先進制造業。”趙志國說,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助企融資累計突破5000億元。

    增強發展動能。從開展算力基礎設施強算賦能行動,提升基礎軟硬件、核心電子元器件等供給水平,到引導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開放典型應用場景,一系列舉措帶動技術和產品迭代升級。

    培育一批產業鏈“鏈主”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鼓勵大企業搭建數字化平臺,面向中小企業共享數據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再培育1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提升關鍵環節配套能力……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將持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統籌,為高技術制造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江市| 定结县| 大埔区| 固镇县| 凌源市| 顺昌县| 榕江县| 宜兰市| 阿瓦提县| 石城县| 洞口县| 芮城县| 达孜县| 东至县| 和平县| 七台河市| 衢州市| 仁寿县| 娱乐| 房产| 文化| 朝阳区| 山西省| 林芝县| 上虞市| 明水县| 张掖市| 镇赉县| 大渡口区| 昌平区| 沅江市| 桂平市| 永善县| 九江县| 崇义县| 安远县| 泰宁县| 连云港市| 灯塔市| 涿鹿县|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