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kc8ie"><acronym id="kc8ie"></acronym></strike>
  • <li id="kc8ie"></li>
  • <li id="kc8ie"></li>
    <center id="kc8ie"></center>

    協會官方微信

    首頁  >>  新聞資訊  >>  專題論述  >>  正文

    下半年經濟如何“保5”

    發布時間:2024-8-9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編輯:衡盛楠    審核:張經緯 王靜

    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7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回顧剛剛過去的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出現分化:在一季度經濟超預期增長、實現開門紅后,二季度我國實際GDP增速回落至4.7%,全年5”壓力再度提升。在此背景下,本次會議延續了二十屆三中全會對于下半年經濟工作的定調,在指出下半年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很重的同時,再度強調堅定不移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釋放了明確的穩增長信號。本次政治局會議對于后續的政策進行了更加細致的部署,部分細節表述的變化也意味著下半年的政策思路和重心都將有所調整。

    一是,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發生了新的變化。本次會議從內外兩方面對國內外形勢進行了深入研判,明確指出了中國經濟發展、轉型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海外方面,下半年美國大選、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巴以沖突等事件都可能對我國經濟帶來明顯的外溢效應,而本次會議指出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對于外部環境的判斷趨于謹慎,后續政策或將更加主動地應對、化解外部因素帶來的擾動。國內方面,本次會議一方面指出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等問題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新提出了經濟運行出現分化”“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兩大問題,直指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各類結構性短板,這也意味著下半年的政策調控將更加有的放矢

    二是,宏觀政策的基調更為積極。今年4月的政治局會議指出要靠前發力有效落實已經確定的宏觀政策,而本次會議對宏觀政策的要求變為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并指出要加強逆周期調節”“及早儲備并適時推出一批增量政策舉措。由此可見,在國際政治、經貿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下半年宏觀調控將更加積極有為。此外,近兩年來宏觀數據與居民微觀感受之間出現溫差,引發社會各界熱議,而本次會議特別提出要及時推出一批條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舉措,表明后續政策發力穩增長的同時,也將更加兼顧居民的滿足感、獲得感。

    三是,增量政策將與存量政策形成合力。從會議透露的政策基調來看,下半年宏觀調控的主要思路將轉向落實存量政策、加碼增量政策。財政政策方面,上半年專項債及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進度相對偏慢,本次會議特別提出要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下半年這部分存量政策的落地有望對基本面形成支撐。此外,提高對于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領域的支持力度、擴大財政資金的使用范圍等舉措或將成為財政發力穩增長的新動能。貨幣政策方面,雖然7月下旬以七天逆回購利率為代表的政策利率接連下調,但本次會議繼續表示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進入下半年后,美聯儲大概率進入降息周期,國內貨幣政策受到的掣肘也將明顯減輕,降準、降息以及各類結構性貨幣工具均存在加碼的可能性。對于房地產市場,本次會議亦進行了一系列部署。5月中旬以來,新一輪地產寬松政策陸續出臺,降利率、降首付比、商品房收儲等政策接連落地,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不斷完善。在此基礎上,本次會議指出要落實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新政策,堅持消化存量和優化增量相結合,完善收儲政策并以此推動商品房去庫存或是下半年地產政策的主線。

    四是,政策的重點更加明確,提振消費與科技創新有望齊頭并進。除了整體的政策基調和財政、貨幣政策,本次會議同樣安排了多項下半年重點領域工作,其中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分別位列前兩位,表明政策重心在轉向短期穩增長的同時,也兼顧了提升中長期增長潛力。具體來看,消費領域一方面要增強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意愿,從需求端改善當前消費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消費供給端的優化也是政策的著力點,以文旅、養老、育幼、家政為代表的服務消費將成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科技創新方面,本次會議首提發展瞪羚企業” “防止內卷式競爭,以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布局將進一步深化。

    (肖立晟系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觀研究室主任、九方金融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李梟劍系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員)

    發于2024.8.12總第1152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雜志標題:下半年經濟如何5”

    作者:肖立晟 李梟劍


    免責聲明:本網注明“來源:XXX”的作品,均為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僅限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為商業用途,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或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如涉及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海兴县| 科技| 文化| 金平| 安图县| 孝昌县| 沽源县| 塔河县| 军事| 宣武区| 石景山区| 团风县| 荆门市| 江孜县| 广安市| 甘南县| 普兰县| 禄劝| 民县| 江陵县| 湘乡市| 红原县| 兴文县| 长泰县| 天峨县| 鄱阳县| 固阳县| 酒泉市| 鹤山市| 东辽县| 宜川县| 长垣县| 平利县| 南城县| 西昌市| 皮山县| 河北区| 囊谦县| 景谷|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