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kc8ie"><acronym id="kc8ie"></acronym></strike>
  • <li id="kc8ie"></li>
  • <li id="kc8ie"></li>
    <center id="kc8ie"></center>

    沒有賬號?請注冊會員
    首頁  >>  新聞資訊  >>  會員動態  >>  正文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點贊福建虹潤科技創新

    發布時間:2024-12-9     來源:虹潤公司    編輯:衡盛楠    審核:張經緯 王靜

    《人民日報》128日在頭版頭條 發表本報記者采寫的通訊《福建以科技創新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指出:福建支持民營科技企業承擔實施100多個國家級、省級科技重大專項和600多個區域項目。通訊特別描述了福建順昌虹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的科技創新場景一一 

    更換零部件材料,再重新嘗試光學對焦。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團隊遠程視頻指導下,福建順昌虹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科研人員正在檢測傳感器精度。雖然身處兩地,但線上線下合作緊密,已有20多項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核電等領域。技術副總監陳志揚介紹,公司年產70多萬臺高性能儀表,占據國內顯示控制儀表1/3份額。

    《人民日報》新聞客戶端、《人民網》等中央媒體同時轉發該篇通訊。此前。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網還在年初推出的福建高質量發展賽道上的隱形冠軍’”系列融媒體報道中,將探訪虹潤公司作為系列首篇一一《全國三分之一的顯示控制儀表,來自閩北山區這家企業》,以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多種形式,對虹潤精密儀器公司成長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科技創新歷程你了全面翔實的報道。


    下文轉自《人民日報》

    福建以科技創新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30天,近百次試驗,終于攻克牛仔面料倉儲環節脆損難題。該難題曾經困擾利郎(中國)有限公司近兩年,在福建省纖維檢驗中心支持下,這項成果已在省內免費推廣。

    紡織鞋服是福建的傳統優勢產業。福建省纖維檢驗中心積極開展新材料開發和技術幫扶等,3年來問診企業1500家(次),解決技術難題約1600項。

    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殷殷囑托,一以貫之。2021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抓創新不問出身,只要能為國家作出貢獻,國家就會全力支持。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福建著力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加力支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應用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技術,配套國產數控系統和關鍵零部件,福建威諾數控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雙面銑鏜加工中心機床,今年獲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頒授的春燕獎我們與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合作,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多項省級區域重點科技項目。公司董事長翁強介紹。

    5年來,福建支持民營科技企業承擔實施100多個國家級、省級科技重大專項和600多個區域項目。今年6月,福建出臺進一步夯實民營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專項舉措。目前,福建民營企業貢獻的研發投入、科技成果均占全省70%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95%以上是民營企業。

    聚合資源,建設高能級科創平臺。

    在福州高新區,閩都創新實驗室捷報頻傳,超大功率LED熒光陶瓷工程化等6項技術順利通過成果評價。

    閩都創新實驗室成立于2019年,是福建首批4家省創新實驗室之一。實驗室著力推進雙向奔赴,讓產業方、投資方從科研項目啟動就介入,實現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無縫銜接。中國科學院院士、閩都創新實驗室主任洪茂椿說,實驗室目前已突破8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完成重大創新成果30多項;同時累計轉化170多項科研成果,帶動企業新增產值超200億元。

    277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220家新型研發機構、69家科技企業孵化器、369家眾創空間……福建不斷強化科技平臺支撐能力,構建起全鏈條孵化體系。

    深化改革,營造更完善的創新環境、更有吸引力的人才環境。

    更換零部件材料,再重新嘗試光學對焦。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團隊遠程視頻指導下,福建順昌虹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科研人員正在檢測傳感器精度。

    雖然身處兩地,但線上線下合作緊密,已有20多項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核電等領域。技術副總監陳志揚介紹,公司年產70多萬臺高性能儀表,占據國內顯示控制儀表1/3份額。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福建完善柔性引才機制,10年來累計引進高精尖缺人才944人(團隊),建設國家引才引智平臺29個。同時,通過破除唯論文評價導向、賦予科研成果轉化和收益獎勵更大自主權等,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

    一組數據,印證福建科技創新成效:10年來,高新技術企業從1783家增至14561家;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1633.81億元,年均增長21.4%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福建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裝備制造產業規模超萬億元,紡織鞋服產業形成競爭力強的完整產業鏈,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企業在庫3899家。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不斷塑造福建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表示。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财经| 新民市| 南康市| 衡东县| 潮安县| 漳浦县| 凌源市| 通榆县| 含山县| 霍州市| 昭平县| 抚州市| 西畴县| 东海县| 彝良县| 当涂县| 衢州市| 拉孜县| 株洲县| 柳江县| 濮阳县| 江永县| 广昌县| 武义县| 台北市| 江口县| 泰州市| 应用必备| 寻甸| 河南省| 湟源县| 古田县| 北流市| 内江市| 铜陵市| 鄂尔多斯市| 佳木斯市| 临江市| 东乌珠穆沁旗| 武平县|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