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kc8ie"><acronym id="kc8ie"></acronym></strike>
  • <li id="kc8ie"></li>
  • <li id="kc8ie"></li>
    <center id="kc8ie"></center>

    沒有賬號?請注冊會員
    首頁  >>  新聞資訊  >>  會員動態  >>  正文

    雪迪龍團隊成果榮獲“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
    一等獎

    發布時間:2025-1-17     來源:雪迪龍    編輯:衡盛楠    審核:張經緯 王靜

    110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4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獎勵公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大學、北京雪迪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污染氣體超光譜靶向成像關鍵技術與裝備,由賀泓、王橋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提名,榮獲2024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地基超光譜成像遙感是獲取污染氣體立體分布信息的重要技術,也是驗證國內外衛星遙感準確性的標準方法。隨著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深水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亟需更高時空分辨率的靶向成像技術,將排放責任從公里級網格明確到米級尺度的具體設施,從而避免對合規排放企業正常生產的干擾,促進經濟增長和空氣質量改善雙向并進。

    為此,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等項目支持下,研制了一款超光譜分辨率、高信噪比、狹縫函數穩定的超分辨光譜儀,打破了大氣環境遙感領域對歐美關鍵核心部件的長期高度依賴;研制了高光程體積比的多通道光學極弱吸收性氣體吸收截面檢測裝置,實現了對醛類、酮類、酯類和苯系物等吸收信號極弱的多種VOCs特征指紋吸收信號的精確探測;研發了超光譜解析融合人工智能的靶向成像遙感算法,解決了羽流內極復雜光子路徑精準刻畫的難題,實現了排放羽流米級分辨率成像觀測,將污染排放責任從公里級網格細化到具體施級尺度。

     

    實現了對肉眼不可見的排放的米級分辨率靶向成像,將排放責任落實到具體的排放設施

    團隊通過一系列關鍵部件和技術突破,使超光譜靶向成像裝備同時實現了污染源靶向成像、多組分氣體水平與垂直成像功能,推動了我國自主可控的大氣環境超光譜立體遙感技術創新,為我國降碳減污工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新技術和新裝備支撐。


    素材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安徽大學物質科學與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座| 呼伦贝尔市| 泌阳县| 洞口县| 府谷县| 普格县| 登封市| 丰宁| 蕉岭县| 普兰店市| 封丘县| 进贤县| 分宜县| 虎林市| 罗甸县| 牙克石市| 永胜县| 隆林| 凉城县| 河南省| 垣曲县| 虹口区| 祁门县| 方正县| 积石山| 关岭| 平顶山市| 仲巴县| 公主岭市| 上思县| 郯城县| 鄂温| 女性| 孝义市| 松溪县| 德安县| 滁州市| 太湖县| 峨山| 革吉县| 潢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