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kc8ie"><acronym id="kc8ie"></acronym></strike>
  • <li id="kc8ie"></li>
  • <li id="kc8ie"></li>
    <center id="kc8ie"></center>

    協會官方微信

    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我國學者與海外合作者在金屬結構材料領域取得進展

    發布時間:2025-5-13     來源:工程與材料科學部    編輯:衡盛楠    審核:張經緯 王靜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9246330292163202)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盧磊研究員團隊與海外科研人員合作在金屬結構材料使役行為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梯度結構鋼的優異抗循環蠕變性能(Superior resistance to cyclic creep in a gradient structured steel為題,于202543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t6666

    疲勞是金屬材料主要的失效形式之一,在承受循環應力或交變載荷的工程結構中表現尤為顯著。疲勞失效通常發生在遠低于材料屈服強度的應力水平下,具有突發性和隱蔽性,對工程結構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其中,循環蠕變(棘輪效應)是一種嚴重的疲勞變形機制,表現為非對稱應力循環與非零平均應力作用下循環塑性應變的單向累積,最終導致不可逆轉的結構破壞。傳統高強度材料常伴隨循環軟化和應變局域化現象,二者耦合加劇棘輪效應,加速構件過早疲勞失效。提高高強度金屬材料的抗循環蠕變損傷能力,已成為材料工程領域亟待解決的重大技術挑戰。

    盧磊研究團隊與海外合作者共同提出了一種基于梯度位錯結構的高強度材料抗疲勞策略,通過在傳統304奧氏體不銹鋼中引入空間梯度序構位錯胞結構,成功實現了高強度與優異抗循環蠕變性能的協同優化。該策略使材料屈服強度提升了2.6倍;與具有相同強度的不銹鋼及其他合金相比,其棘輪應變速率降低了2-4個數量級(圖),突破了結構材料抗棘輪損傷性能難以提升的技術瓶頸。

    這是該團隊繼在梯度位錯結構合金材料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梯度位錯結構高強塑性機制,Science2021;低溫超高應變硬化機制,Science2023)之后,進一步實現了高強度與優異抗循環蠕變性能的協同提升。梯度序構位錯結構作為一種具有普適性的強韌化策略,在多種工程合金材料中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將為極端工況下關鍵部件的長壽命和高可靠性服役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东平县| 穆棱市| 新密市| 莱西市| 垣曲县| 西平县| 高邑县| 襄垣县| 尼木县| 郴州市| 嵊州市| 虞城县| 呼图壁县| 乐都县| 平顶山市| 沙河市| 开封市| 武胜县| 大化| 绥宁县| 东光县| 婺源县| 榆树市| 兴隆县| 临漳县| 马龙县| 陈巴尔虎旗| 蒙自县| 都昌县| 镇坪县| 灌南县| 梧州市| 桐梓县| 扎赉特旗| 平远县| 东至县| 兴宁市| 龙里县| 茂名市| 七台河市|